6月29日,工信部、北京市人民*、天津市人民*、河北省人民*联合发布《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全面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指南指出,坚持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能力提升相结合,与培育产业集群竞争力、适应资源环境承载力相结合,不断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构建“一个中心、五区五带五链、若干特色基地”(简称“1555N”)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个中心”即依托北京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五区”即以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区、沧州沿海地区、张承(张家口、承德)地区为依托,建成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的重要引擎。“五带”分别为京津走廊及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沿海临港产业带、沿京广线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沿京九线特色轻纺产业带和沿张承线绿色生态产业带。“五链”即引导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终端、大数据和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链合理布局,协同发展;“若干(N个)特色基地”以点状经济作为带状经济的重要补充,依托现有特色和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沿张承线绿色生态产业带包括北京、天津山区和张家口、承德山区地区。以支撑京津冀地区生态保障为导向,重点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指南指出,产业政策要发力,严格执行京津冀三省市发布的产业负面清单,严禁超出本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项目落地建设。为优势企业腾出资源和市场空间,支持京津冀地区企业跨省区兼并重组。
按照总体导向要求,京津冀各产业园区(基地)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将承接新产业与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相结合,将谋求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相结合,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做好园区发展规划并同步开展规划环境评价工作,引导相关产业向园区转移集聚,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布局。指南设置了各产业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以及每个载体(园区、基地)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方向。指南设置了五个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分别为为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冀津(涉县·天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沧州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承德双滦经济开发区、承德凤山新兴产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