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向测试
1、对于单向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截面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送风量。离高效过滤器0.3m,垂直于气流的截面作为采样测试截面,截面上测点间距不宜大于0.6m,测点数不应低于5个,以所有测点风速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2、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采用风口法或风管法确定送风量,方法如下:
(1)风口法是在安装有高效过滤器的风口处,根据风口形状连接辅助风管进行测量,即用镀锌钢板或其它不产尘材料做成与风口形状及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长边长的直管段连接于风口外部。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6点均匀布置,使用热球式风速仪测定各测点之风速。然后,以求取的风口截面平均风速乘以风口净截面积求取测定风量。
(2)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钻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测量断面应位于大于或等于局部阻力部件前3倍管径或长边长,且局部阻力部件后5倍管径或长边长的部位。
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割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应大于200mm,测点应位于小截面中心,且整个截面上的测点不宜少于3个。
对于圆形风管,应根据管径大小将截面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测4点。根据管径确定圆环数量,不宜少于3个。
二、截面风速测试
1、洁净室垂直单向流或非单向流应选择距墙或维护结构内表面大于0.5m,且离地面高度0.5~1.5m作为工作区。水平单向流以距送风墙或维护结构内表面0.5m处的纵断面为第一工作面。
2、测定截面的测点数和测定仪器应符合相关规定。
3、测定风速时应用测定架固定风速仪,以避免人体干扰。不得不用手持风速仪测定时,手臂应伸至最长位置,尽量使人体远离测头。
4、室内气流流型的测定宜采用发烟的方法,进行观察测量与记录。然后,标在记录的送风平面的气流流型图上。一般每台过滤器至少对应一个观察点。风速的不均匀度β0按下式计算:(一般β0值不应大于0.25)
β0=s/v
式中,v为各测定风速的平均值;s为标准差。
三、气流组织测试
(一)气流流型的检测
1、布置测点
(1)垂直单向流洁净室选择纵剖面、横剖面各一个,以及距地面高度0.8m、1.5m的水平面各一个;水平单向流洁净室选择纵剖面和工作区高度水平面各一个,以及距送风、回风墙面0.5m和房间中心处等3个横剖面,所有面上的测点间距均为0.2~1m。
(2)乱流洁净室选择通过典型的送风口中心的纵剖面、横剖面和工作区高度的水平面各一个,剖面上的测点间距为0.2~0.5m,水平面上测点间距为0.5~1m。两个风口之间的中线上应有测点。
2、测定方法
用发烟器的方法逐点观察和记录气流流向,并可用量角器量出角度,发烟源可用超声波雾化的去离子水、喷射方法生成的乙醇或正二醇、固态二氧化碳等,在高强度光源下示踪。在确保对人和物无损害时可用四氯化钛作示踪粒子。
(二)气流流向的检测
1、检测一个区域的定向流流向时,应在该区域头尾之间分段立杆,杆上不同高度挂有单丝线,或者发烟,按照测定气流流型同样的方法,观测定向流流向并记录。也可分段接力发烟,目测绘制或摄像。
2、测一个洁净室的定向流流向时,应在该室门口至排(回)风口之间设立测杆,方法同上。
(三)流线平行的检测
1、用单丝线观测送风平面的气流流向,每台过滤器对应一个观察点。
2、用量角器测定气流流向偏离规定方向的角度,避免人为干扰。
四、自净时间测试
1、自净时间测定应在洁净室通过与室外相通,并停止运行24小时以上,室内含尘浓度已接近大气尘浓度70%以上时进行。若要求快速测定,可当时发烟。
2、若以大气尘浓度为基准,则在符合自净时间测定的条件后,应先测出洁净室室内浓度,立即开机运行,定时读数直到浓度稳定达到zui低限度为止,这一段时间为自净时间。若以人工尘为基准,则应将发烟器放在离地面1.8m以上的室中心发烟1~2min即停止,待1min,在工作区平面的中心点测定含尘浓度,然后开机。
3、由测得的开机前原始浓度或发烟停止后1min的污染浓度(N0)、室内达到稳定时的浓度(N)和实际换气次数(n)查图(GB 50591-2010洁净室施工和验收规范E11.3),得出计算自净时间,再和实测自净时间进行对比。
五、静压差测试
1、静压差的测定应在所有房间的门关闭时进行,有排风时,应在最大排风量条件下进行,并宜从平面上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向外测定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直至测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室外环境(或向室外开口的房间)之间的压差。
2、对于洁净度5级或优于5级的单向流洁净室,还应测定在门开启状态下离门口0.6m处的室内侧工作面高度的粒子数。
3、有不可关闭的开口与邻室相通的洁净室,还应测定开口处的流速和流向。
4、采用微压差计时,灵敏度不应低于2.0Pa。
六、温度与湿度测试
1、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波动范围,应选择相应具有足够精度的仪表进行测定,每次测定间隔不应大于30min。
2、室内测点布置
(1)送回风口处;
(2)恒温工作区典型的地点(如沿着工艺设备周围布置或等距离布置);
(3)没有恒温要求的洁净室中心;
(4)测点一般应布置在距外墙表面大于0.5m,且离地面0.8m的同一高度上,也可以根据恒温区的大小分别分别布置在离地不同高度的几个平面上。
3、测点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有恒温恒湿要求的洁净室。室温波动范围按各测点的各次温度中偏差控制点温度的最大值占测点总数的百分比整理成累计统计曲线。如90%以上测点偏差值在室温波动范围内为符合设计要求。反之,不合格。
区域温度以各测点中zui低的一次测试温度为基准,各测点平均温度与超偏差值的点数占测点总数的百分比整理成累计统计曲线,90%以上测点所达到的偏差值为区域温差,应符合设计要求。相对温度波动范围可按室温波动范围的规定执行。
七、照度测试
1、室内照度的检测应为测定除局部照明之外的一般照明的照度。
2、室内照度的检测可采用便携式照度计,照度计的最小刻度不应大于2Lx。
3、室内照度必须在室温趋于稳定之后进行。荧光灯已有100小时以上的使用期,检测前已点15min以上;白炽灯已有10小时以上的使用期,检测前已点5min以上。
4、测点距地面高0.8m,按1~2m间距布点。30m2内的房间测点距墙面0.5m;超过30m2的房间,测点距墙面1m。
八、噪声测试
1、一般情况下可只检测A声级的噪声,必要时可采用带倍频程分析仪的声级仪,按中心频率63Hz、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2000Hz、4000Hz、8000Hz的倍频程检测,测点附件1m内不应有反射物。声级仪的最小刻度不宜低于0.2dB(A)。
2、测点距地面高1.1m。面积在15m2以下的洁净室可只测室中心一点,15m2以上的洁净室除中心一点外,应再测对角四点,距侧墙各1m,测点朝向各角。
3、为混合流洁净室时,应分别测定单向流区域、非单向流区域的噪声。
4、有条件时,宜测定空调净化系统停止运行后的本底噪声。室内噪声与本底噪声相差小于10dB(A)时,应对测点值进行修正:相差(6~9)dB(A)时减1dB(A),相差(4~5)dB(A)时减2dB(A),相差3dB(A)时减3dB(A),相差小于3dB(A)时测定值无效。
九、洁净度级别验证
(一)微生物监测
1、微生物检测方法有空气悬浮微生物法和沉降微生物法两种。采样后的基片(或平皿)经恒温箱内37℃、48小时的培养生成菌落后进行计数。使用的采样器皿和培养液须进行消毒灭菌处理。采样点可均匀布置或取典型的地域布置。
2、悬浮微生物法应采用离心式、狭缝式和针孔式等碰击式采样器,采样时间应根据空气中微生物浓度来决定,采样点数可与测定空气洁净度测点数相同。各种采样器应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使用。
沉降微生物法应采用直径为90mm培养皿,在采样点上沉降30min后进行采用,培养皿最少采样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制药厂洁净室(包括生物洁净室)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测试也可采用按协议确定的采样方案。
4、用培养皿测定沉降菌,用碰撞式采样器或过滤采样器测定浮游菌,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用装置采样前的准备及采样后的处理均应在设有高效空气过滤器排风的负压实验室进行操作,该实验室的温度应为22℃±2℃,相对湿度应为50%±10%。
(2)采样仪器应消毒灭菌。
(3)采样器选择应审核其精度和效率,并有合格证书。
(4)采样装置的排气不应污染洁净室。
(5)沉降皿个数及采样点、培养基及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
(6)浮游菌采样器的采用率宜大于100L/min。
(7)碰撞培养皿的空气速度应小于20m/s。
(二)尘埃粒子的检测
1、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测应在设计zhiding的占用状态(空态、静态、动态)下进行。
2、检测仪器的选用:应使用采样速率大于1L/min的光学粒子计数器,在仪器选用时应考虑粒径鉴别能力、粒子浓度适用范围和计数效率。
3、采样点数的规定
(1)zui低限度的采样点数NL见下表:
(2)采样点应均匀分布于整个面积内,并位于工作区的高度(距地坪0.8m的水平面),或设计单位、业主特指的位置。
4、采样量的确定
(1)每次采样的最少采样量见下表:
(2)每个采样点的最少采样时间为1min,采样量至少为2L。
(3)每个洁净室(区)最少采样次数为3次。当洁净区仅有一个采用点时,则在该点至少采样3次。
(4)对预期空气洁净度等级达到4级或更洁净的环境,采样量很大,可采用ISO 14644-1附录F规定的顺序采样法。
5、检测采用的规定
(1)采样时采样口处的气流速度应尽可能接近室内的设计气流速度。
(2)对于单向流洁净室,其粒子计数器的采样管口应迎着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采样管口宜向上。
(3)采样管必须干净,连接处不得渗漏。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允许长度确定;如无规定时,不宜大于1.5m。
(4)室内的测定人员必须穿洁净工作服,且不宜超过3名,并应远离或位于采样点的下风侧静止不动或微动。
6、记录数据评价
空气洁净度测试时,当全室(区)测点为2~9点时,必须计算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Ci值、全部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N及其标准差,导出95%置信上限值;采样点超过9点时,可采用算术平均值N作为置信上限值。
(1)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Ci应小于或等于洁净度等级规定的限值,见下表:
备注:1)本表仅表示整数值的洁净度等级(N)悬浮粒子最大浓度的限值。
2)对于非整数洁净度等级,其对应于粒子粒径D(um)的最大浓度限值(Cn),应按此公式求取:Cn =10N*(0.1/D)2.08
3)洁净度等级定级的粒径范围为0.1~5.0um,用于定级的粒径数不应大于3个,且其粒径的顺序极差不应小于1.5倍。
(2)全部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N的95%置信上限值应小于或等于洁净度等级规定的限值,即:
式中,N为室内各测点平均含尘浓度,
n为测点数;
s为室内各测点平均含尘浓度N的标准差;
t为置信度上限为95%时,单侧t分布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