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一带一路”生意经 借力绿色产业拓新机

“一带一路”生意经 借力绿色产业拓新机

更新时间:2016-06-24  |  点击率:1203

6月22日,国家主席在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zui高会议立法院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重要演讲,提出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共创“一带一路”新型合作模式,打造“一带一路”多元合作平台,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    
指出,丝绸之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2013年,我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3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得到沿线国家广泛认同。沿线各国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深化合作,在多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强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互补性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国愿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在自愿、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携手构建务实进取、包容互鉴、开放创新、共谋发展的“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项目。    
据公开资料,“一带一路”战略在深化与沿线各国和地区在资源、能源、基础设施、产业项目以及金融等领域合作的同时,不可避免会涉及到生态环境问题。“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和强烈的地区,同时不少国家的生态环境脆弱,这导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投资与合作面临较大生态环境风险。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土面积不到世界40%,人口却占世界的70%以上,人口密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半以上,如日本和印度人口密度分别达到了338人/平方公里和334人/平方公里。除了是世界上自然资源的集中生产区外,地区年境内水资源量只有世界的35.7%,但年水资源开采量占世界的66.5%,同时使用了世界60%以上的化肥,因此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压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位GDP能耗、原木消耗、物质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上,单位GDP钢材消耗、水泥消耗、有色金属消耗、水耗、臭氧层消耗物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或2倍以上。    
在对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对外投资中所引发的社会对“中国生态环境热钱”的忧虑有着深刻的国内根源。这种根源在国家层面表现为缺乏系统的对外投资配套的环境法律法规或指导意见,在地方*和企业层面则部分表现为片面强调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环境收益,共同表现为对于“走出去”的环境影响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全、约束不力。此外,企业投资地区和行业不平衡,导致局部环境问题突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敏感度较高,投资活动存在着较高的风险。中国对各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大了对相关资源的开发,由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若不妥善处理,会产生负面的环境影响。中国对外投资的行业分布也较不均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集中在采矿、建筑、木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近年来特别是采矿业等资源性行业投资比重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而这些资源密集产业的投资,如果不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使中国企业的经济活动面临生态环境风险,而因生态环境问题处置不当zui终导致投资不可持续的问题与案例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对外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    
绿色化有哪些内容?    
绿色化“一带一路”关键何在?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战略与政策制定要坚持绿色化原则;产能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采取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技术标准与准则;经济、产品与服务贸易要考虑积极引入环境绿色标准;环保绿色产业要有机融入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重点任务和项目设计。通过示范试点和园区合作,促进绿色低碳环境技术与产业发展成为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内容。    
首先,提高对绿色化战略的认识与理念认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坚持绿色发展的大方向,关切沿线国家绿色发展需求,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与扩展“一带一路”的生态环境发展空间。要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共同绿色发展,升级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其次,推动产能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要基于视野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国内产能过剩行业的绿色转型与升级;以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框架内,加大绿色内涵;要坚持环保高标准的要求,不断推进国内产能、绿色产能走出去。制定中国钢铁、水泥、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等产能过剩行业合作的绿色标准,提高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与创新升级,大力推动产业链的绿色走出去。    
此外,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活动绿色化。随着我国成为*三大对外投资国家,要高度重视对外投资的环境保护问题,加大对外投资企业树立环境责任意识的引导,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要求,开展企业环境绩效评估,建立黑名单和负面清单制度,有效防范对外投资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