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突围经济新常态发展困局 推进绿色增长势在必行

突围经济新常态发展困局 推进绿色增长势在必行

更新时间:2015-08-28  |  点击率:1371

我国亟须寻求绿色转型的新路径,以突破和解决经济新常态下环境与发展的困局和问题。为此,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基于其“中国绿色增长机遇识别"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十三五"中国绿色增长线路图研究。
参与此次研究的政研中心博士张永亮认为,绿色增长不仅要考虑经济、考虑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今年*第二季度,整个经济形势都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总量却仍然处于高位。由于长期以来环境问题的不断累积,环境承载力早已达到了上限,污染物总量下降几个百分点,难以带动整体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
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放缓,会大大减少其对环境的压力。这可能是当前环境质量略微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绿色转型对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贡献相对较小,也就意味着整体环境质量得到*的难度仍然很大。
“十三五"时期将是环境质量需求与经济增长需求zui尖锐的负重前行困难期。一方面,经济增长面临着就旧动力减弱、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环境治理力度的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提升,落后产能面临着转型升级或*退出,这在短期内可能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形势下,绿色增长的需求尤为迫切。
研究指出,绿色增长能够寻找和培育新的产业和增长点,新能源、环境友好产品和设备的生产、生产工艺绿色化、生态修复以及资源循环等产业的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新型工业化也需要实现绿色、低碳、循环以及减量、节能、控污、废弃物再利用等。这些都需要相关的产业链与之配套,自然也会形成新的增长点,这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目的。此外,绿色投资能够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扩大内需,增加力推,促进经济增长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在环保方面投入1000亿元将会带来10亿元的利税增加、600亿元的居民消费增加和60万的新增就业人口,以环保投资为代表的绿色经济投资对国民经济和就业具有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
当前,大力度的传统环境治理模式很可能会在短期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增长模式,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不对经济增长产生损害,甚至进一步的推动经济增长,绿色增长具有这样的优势。
绿色增长能够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绿色化,环保产业的培育和投资,环境基础设置建设、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和废物管理等,都将会提升绿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从根源上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带来的压力。此外,绿色增长能够推动传统产业企业的优化升级,逐步降低传统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新能源、绿色技术、节能、控污等绿色经济方式的推进,能够逐步降低传统行业清洁化改造的成本和缓解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减少的困难。
绿色增长有哪些路径?
首先,应将绿色增长的关键指标纳入“十三五"规划体系。在“十三五"规划中应突出绿色增长的重点领域,设立经济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等专章,在规划中应明确绿色增长的具体指标和必要的约束性目标。
其次,应进一步强化能源资源天花板限值的理念和约束作用,从源头减少能源资源要素投入和污染物排放。在改革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的基础上,将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土壤领域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转化为‘十三五’规划的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
绿色基金、绿色证券等新绿色金融产品的发行这几年也拉开了序幕。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这些年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到2014年底,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共5058个,注册成功3802个,占减排总量的60%以上。此外,研究提出大力培育国内绿色产品消费市场,要综合运用强制标准和引导激励两种手段,着力产品供给、市场流通、消费行为全过程,健全绿色市场服务网络。
绿色消费zui关键和核心的内容是绿色产品标识的问题。他认为:“现在的绿色产品标识存在公信力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绿色消费是没有根基的。"因此,绿色产品的标识体系的构建和运作十分重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消费者两方面机制的共同作用,此外还需要第三方机构的参与。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正在跟可持续发展标识联盟开展合作,研究和借鉴欧洲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标识体系未来能否在中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