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不散的雾霾压城,使各大城市医院呼吸疾病就诊人数急剧增多。大气污染程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汽车尾气排放成为饱受非议的罪魁。机动车排放污染对北京PM2.5生成具有“综合性贡献”,是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与国外主要大城市相比,北京540万的机动车保有量不是zui多的,但车辆使用强度却是国外的两倍甚至更高,再加上高排放老旧机动车的存在、柴油车保有量相对较大,其污染不容小觑。
经过一年半的科学研究,北京的PM2.5来源数据4月16日正式“出炉”。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全年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约占28%至36%,本地污染排放占64%至72%。在本地污染中,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为主要来源,分别占31.1%、22.4%、18.1%和14.3%,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等其他排放约占PM2.5的14.1%。
据研究结果发现,北京的PM2.5成分和来源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的二次粒子,累计占PM2.5的70%,是重污染情况下PM2.5浓度升高的主导因素。二是机动车对PM2.5生成具有“综合性贡献”,具体可归纳为3类。首先,机动车直接排放一次PM2.5颗粒,以有机物和元素碳为主。其次,机动车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包括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是PM2.5中二次有机物和硝酸盐的“原材料”,也是造成大气氧化性增强的重要“催化剂”。第三,机动车行驶还对道路扬尘排放起到了“搅拌器”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如果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不提高,大气污染问题将更加严重。随着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油品升级、燃料清洁化、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气脱硫、脱硝净化的需求都将大幅上升。同呼吸,共命运,京津冀三地的空气质量可以说是唇齿相依。而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机动车排放标准、油品差异较大。为控制机动车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区市力争在今明两年内,统一供应符合国V排放标准的燃油,同时区域内机动车环保标识也将统一。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庄志东透露,将申请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加快油品供应步伐,力争今明两年内甚至年底前,向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区市统一供应符合国V标准的燃油。
根据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到的要求,我国将在已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的基础上,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尽快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过渡期至2014年底。2013年6月底前进一步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2013年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过渡期均至2017年底。其中提到,在2015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在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
随着政策力度显著加强,中国汽车尾气治理时代来临,未来尾气排放政策有望超市场预期。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尾气治理需汽车发动机、油品和排放系统三者同步升级。目前在范围内,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检查标准主要有三项:硫化物、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这三者在整个汽车环保中基本需要通过不同步骤来解决,其中硫化物主要通过油品升级,即硫含量的控制,降低其中的硫和烯烃含量,主要涉及加氢脱硫和烷基化等多项关键技术。而颗粒物需要通过发动机燃烧系统的升级,而氮氧化物则只能依靠尾气催化系统(如未来国内主流的SCR系统及其必需品车用尿素),三者需同步升级。分析人士指出,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实施高标准的国五排放标准,是治理尾气污染的积极信号。汽车尾气治理市场将成为zui受益的细分市场,汽车尾气催化装置和催化剂、车用尿素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汽车尾气治理和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下一阶段治污关注重点,其中尾气治理和油品升级将试行。新能源汽车目前除了自身的技术问题外,充电桩是消费者zui为关心的问题,未来随着汽车销量的增加充电桩的数量必然会随之爆发性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空气治理任重道远,相关投资见效需要漫长的时间周期,相关公司业绩将会随着治理的深化逐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