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南京联手美国环保署治霾 揭PM2.5身世之谜

南京联手美国环保署治霾 揭PM2.5身世之谜

更新时间:2014-04-15  |  点击率:1042

经常有从国外回来的人感慨“美国的天好蓝”,其实,1943年,美国洛杉矶已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导致800人丧生,四分之三的人发生红眼病。洛杉矶人也在光化学烟雾污染中挣扎了几十年,才重新看到“天天天蓝”。
江苏省环保厅大气办相关负责人透露,江苏的空气污染情况和当年的美国很相似,都是复合型污染。此次借鉴美国治理经验,江苏也可以通过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使得空气质量得到*。
上周,省环保厅在宁组织召开中美“大气质量管理技术援助项目”启动会暨技术咨询协议签约仪式,环保部、美国贸易发展署、美国环保署人士参加。近日获悉,美国方面将对南京等*试点城市的大气污染现状评估,整理和分析近期大气PM2.5及其前体物,对比PM2.5年均、日均排放水平,估算南京等地的城市污染源,还有周边区域污染源对大气中PM2.5浓度的贡献比例。
PM2.5既有来自一次污染,从烟囱、尾气直接排放的;也有来自二次污染的。省环保厅大气办负责人介绍:首先得揭开PM2.5的“身世之谜”,才能为污染物减排提供数据支撑;进而拿出靠谱的雾霾污染治理方案。
目前虽然省环保厅已初步勾勒出了PM2.5来源图谱,燃煤、尾气、扬尘、工业源等都与PM2.5有复杂关联。但在这些污染源中,谁贡献了zui多的PM2.5?相邻城市的PM2.5来源差异在哪里?目前,江苏还在推进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调查。通过此次美国环保署专家来宁交流,江苏在制定当前排放清单的同时,也会对将来的污染发展“延伸”区域作出进一步推算。
此外,曾有人关心空气质量监测站建在哪里zui合适,比如,南京有监测点设在玄武湖景区,被网友批评数据过于“干净”,不符合南京污染背景。在此次有美方专家支援的项目合作中,为利用空气监测点有效指导市民出行,江苏省环保厅与美方将合作评估现有城市和地区大气质量监测网络,进一步提升我省各大城市空气污染监测度;帮试点城市制定更为有效的大气质量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