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源环境生态账从四方面推进价格改革

资源环境生态账从四方面推进价格改革

更新时间:2018-07-04  |  点击率:1971

近年来,我国通过“水十条”“大气十条”“土十条”等政策的实施构筑起坚实的环境治理体系。毋庸置疑的是,有力的政策支撑、地方*的支持对环境治理领域形成了强劲驱动力。然而,随着污染防治的深入开展,环境治理不能仅仅依靠*这一只手。环境治理行业要形成产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运行的市场机制、价格机制。
从出台支持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到对高耗能、高污染、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用电实行差别化电价政策,从征收排污费到开征环保税,“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越来越具有刚性,差异化价格体制在市场公平竞争中、环境治理中、绿色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环境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市场与生态共同发展、持续发展的局面,寻求两者的平衡点。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方向,也提出了一揽子的政策措施。意见还明确划定了我国绿色发展的进度表,一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价格机制和价格政策体系;二是到202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绿色发展价格机制。通过竞争理顺上下游成本机制,因地制宜地探索价格体系,将会更有效、更有利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解决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
运用市场化手段,统筹协调收费机制。意见指出,加快构建覆盖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价格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补偿成本、合理盈利、激励提升供水质量、促进节约用水的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引导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利用市场化手段,不仅可以明确污染者的治理责任,还将使绿色发展步伐下的市场竞争更为有序和公平。把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将进一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也将凝聚成比中央更为严厉的差别力度压实环境治理责任。此外,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电以价格的形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那么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就真正渗入到居民环保行动的点点滴滴。意见的出台,更好地体现了污染者付费和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化经济动力为转变发展和消费方式的强劲驱动力,为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