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局部洁净区--主流区的特性--气流分布特性

局部洁净区--主流区的特性--气流分布特性

更新时间:2025-04-28  |  点击率:52

为了利用好主流区和扩大的主流区,应了解其气流分布特性。
主流区送风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过滤器弱射流。和正常射流相比,容易受到诸如送风口型式、形状和位置,送风口对于全室的有效面积比,送风速度,回风口位置以及房间维护结构等的影响。
这种送风弱射流气流边界也向外扩散,如下图外侧虚线所示,但两条虚线所夹的三角区则相当于边界层。由于卷裹了外部气流,其中的含尘浓度将高于送风主气流中的浓度,可以算出内外浓度比N/N0=1%的等浓度线是由送风口两端开始的直线,  并与铅垂线成10.7°。国内的研究也观察到气流的扩散角小于10°。主流区内从B到A浓度的变化如图中的曲线所代表。这一规律在送风口以下约4倍送风口尺寸的范围内是适用的。显然,这种送风方式所产生的洁净区域较窄,设送风口扩散板距地2.4m,则在距地0.8m高度,送风主流区边界每边要缩进去(2.4-0.8)*tan10.7°≈0.3m,所以工作区易受外界干扰。


       局部洁净区--主流区的特性--气流分布特性    局部洁净区--主流区的特性--气流分布特性

根据发放气泡显示的流线,这种送风方式当送风速度不小于0.31m/s时,气泡在送风口处一发生就被气流抑制,一直流至地面附近,但是在工作区的截面风速则远低于0.25m/s。
主流区气流的分布特性还受组成主流区送风面的不同形式的送风口对主流区气流的引带系数φ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下方气流的乱流度。散流器送风口和带扩散孔板的顶送风口的φ值比过滤器顶送风口的φ值大1.3~1.4倍。
局部洁净区--主流区的特性--气流分布特性
将上表的计算值整理成曲线如下:
局部洁净区--主流区的特性--气流分布特性


φ增加的结果将有更多主流区之外的气流引带入主流区,主流区浓度必然增加。因此,主流区送风面不宜用孔板,而网状阻尼层要优于孔板,阻力更大又有较高过滤效果的阻漏层适合作为主流区送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