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址的要求
MRI手术室的选址需要考虑建筑物周围环境对磁共振设备的影响:
1.周围道路上移动车辆对MRI设备的影响。
2.附近电梯、建筑设备的影响(由厂商进行评估),宜距离设备机房10m以外。
3.MRI手术室的面积应该要大于普通MRI机房的面积,一般要求在40㎡以上,跨距宜选择8500mm以上。
4.综合考虑MRI设备和洁净手术室要求,层高宜大于4.5m。
二、MRI手术室的通常布局
目前MRI手术室主要分为两室布局和三室布局:
两室布局:磁共振手术室——诊断室(附设设备间)
三室布局:磁共振手术室——诊断室(附设设备间)——磁共振手术室
医院的平面布局宜根据手术的具体需要、未来的发展空间、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及投资费用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医院本身的平面布局。
三、术中核磁工作原理
1.术中核磁的手术室,是由两个各自独立的房间组成的统一体,一间是手术室(OR),另一间则是磁体设备房间(DR),另一间是控制室。
2.OR与DR之间有一道移动屏蔽门相隔,平时关闭,手术时可开启也可关闭。房间吊顶有轨道相通,磁体设备吊装在轨道上,可以来回滑动。
术中核磁手术室平面示意图
术中核磁手术室剖面示意图
3.工作过程为:
①病人先在DR进行磁共振检测,确认头颅病灶的部位。
②病人推入OR准备手术,此时移动屏蔽门是先开后关闭状态。
③病人在OR进行手术,此时移动屏蔽门是关闭状态,OR与DR为独立的两间洁净室。
④术后移动屏蔽门打开,由DR的磁体设备移动至OR进行磁共振扫描,以便观察手术是否做的成功。此时OR与DR联通,成为一个整体洁净室。
⑤手术结束前磁体退回DR间。
⑥手术结束,病人离开手术室。
四、术中核磁房间参数
MRI手术室对温度湿度和房间的洁净度有严格的要求,达不到这些参数的要求对手术有直接的影响。
注:手术室的最小新风量应根据不同的房间条件计算而得
温湿度要求
各房间洁净指标
五、术中核磁房间的屏蔽要求
MRI手术室的六面屏蔽壳体所采用的屏蔽板(包括壁板、顶板、底板)必须由具有良好导电、导磁性能的金属网或金属复合材料构成,包括MRI手术室的自动移动门和诊断室窗户,同样需按MRI特殊要求进行电磁屏蔽处理。技术要点:
1.MRI手术室采用射频屏蔽门及屏蔽窗。
2.所有进入手术室的净化管道、电气管线、控制线、信号线、各种医疗气体管道都必须采用非磁性材料处理,且电线电缆需要经过电源滤波器后方能接入手术室区域。
3.空调净化送风口、回风口须装通风波导。
4.MRI手术室屏蔽壳体应采用单点接地,其接地电阻≦2Ω,须小于避雷接地的接地电阻。
5.屏蔽壳体未与地连接时,其与地线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kΩ。
六、术中核磁房间的结构要求
应区分磁共振设备是固定式还是移动式,悬挂式或落地式,考虑楼板梁对荷载的要求,满足结构对运行的要求。设备搬入要考虑走廊承重及门宽度。技术要点:
1.当选择悬挂磁体时,还需对滑动轨道固定钢梁进行设计,钢梁同时需满足强度、挠度及磁体设备的功能要求。
2.选择固定磁体时,应进行降板降梁设计,满足磁体下地面钢筋含量不超过设备厂家规定的要求。
七、术中核磁房间的装修
1.装修材料中的龙骨、装饰面板均应采用非磁性材料。
2.室内照明灯具需综合考虑一般手术、内窥镜手术及磁体扫描对室内照明的不同需求,可分别设置普通交流灯具、可调光交流白炽灯、直流灯、手术灯多种照明形式来满足不同使用情况的要求。
3.并且应对磁体移动和使用、交流灯与直流灯三者进行联动设计,当磁体移动到手术室内时,交流灯具全部关闭,所有直流灯具同步打开,满足了手术室内照明和磁体扫描的环境要求。故宜合理考虑电源柜设备间的位置。
4.照明、插座、及所有磁屏蔽壳体内用电都必须经由壳体与外界交界处设置的电源滤波器过渡,避免内部电源对外界,及外界电源对壳体内电源的干扰。
5.监控及网络布线尽量使用光纤传播,避免电磁干扰,光纤穿越屏蔽壳体时需设置波导管避免漏磁。
6.按照磁体设备要求,宜采用从配电室直接铺设电缆供应,保证独立供电,且应选择优质的多股铜芯电缆。
7.其他设备(包括空调机组、照明等)可由大楼配电箱供电,主机和冷水机组应采用两路供电。
8. 此外,根据选择厂家的不同,应考虑连接磁体失超管的路径,失超管出口宜高出地面3.8m以上,部分厂家可能还需排气管道及失超阀。
八、术中核磁房间的净化设计
1.净化级别及系统
就一般核磁检查室(DR)而言,是不需要净化空调的,但是术中核磁将检查与手术联系到一起,需要相互“互动"。因此,DR也需要做净化。手术室(OR)主要以脑外科手术,手术室净化级别定为I级,而DR与OR之间在手术过程中移动屏蔽门将打开,彼此连成一体,为了保证OR内的洁净度及气流组织的稳定,将DR定为II级手术室来设计净化系统,否则会造成OR与DR之间压差及洁净度相差过大,开门时造成两室气流的不稳定,对I级层流的扰动太大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
对于一个磁体检查室来说,II级手术室的标准又太高,同时也不利于节能。因此,根据OR与DR的工作特性,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OR与DR之间屏蔽门关闭状态时,其实两室是各自独立的,只有在门打开时才相互连通。因此,可考虑为DR设计为一个变风量系统,在屏蔽门关闭时,设计为一般Ⅲ级洁净室的标准,保证房间的洁净度及相对于邻室辅助用房的压差。在屏蔽将要打开之前,再将DR的洁净级别提高至II级手术室标准,使DR与OR在屏蔽门打开连通之后,OR室内的洁净环境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其余洁净辅助用房则均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的要求进行设计。
2.送回风口及气流组织
按照《医院洁净手术建筑技术规范》I级洁净手术室的送风面积不小于2.4m×2.6m的区域。但是OR吊顶装了两根轨道供磁体移动,因此只能将2.4m×2.6m的送风区域分成三块,每块大小0.8m×2.6m,同时由于手术室面积较大,并且是不规则形状,因此在手术室四周都设有下回风口,保证气流组织能分布均匀,以保证室内洁净度符合设计标准。为了尽可能的减小开门后DR对OR的影响,当门打开时希望能够将气流紊流状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手术台区域的平行流,因此将两个房间的排风口设置在移动屏蔽门侧,将紊流控制在排风口范围内,《洁净室施工验收规范》中要求洁净室开门时,距门0.6m处洁净度不低。因此两侧排风口设置在距门约0.65~0.8m的距离,而手术台距门约2.5m。气流紊流区域影响不到手术台工作区域(见下图)。
术中核磁风口布置
气流组织示意图(屏蔽门关闭时)
当门打开时,OR对DR保持≥8Pa的正压,气流方向从屏蔽门处流向DR,流经DR排风区域随着DR的排风气流被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