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
空调通风系统中污染主要集中在过滤网、空调盘管、风管和凝水盘等。本文探讨盘管积尘及风管积尘对空调通风系统的影响,分析比较空调盘管清洗和风管清洗前后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
测试和清洗的空调通风系统见下表:
测试和清洗的空调通风系统污染情况见下表:
显然,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程度及其严重,明显高于容许标准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将直接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环境。
2、空调通风系统污染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影响
(1)风管积尘对室内可吸入颗粒浓度的影响
以风管底面积尘量作为研究对象,下图是空调通风系统中的风管积尘的测定结果,在不同风速时对应的室内可吸入颗粒浓度值。
可以看出,当送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和送风速度增加时,送风时可吸入颗粒PM10的浓度明显上升,说明风管内附着的大颗粒灰尘在风压作用下形成二次飞扬。
(2)风管积尘对室内微生物浓度的影响
同样以风管底面作为研究对象。下图是空调通风系统中的风管积尘与风管内表面的含菌量以及室内含菌量的关系。
可以看出,送风管内表面含细菌量和积尘量变化趋势一致,即送风管内表面积尘量越多,内表面细菌含量越高,而真菌含量变化不明显。回风管的含菌量远高于送风管,高达1.5*106个/m2;室内细菌及真菌浓度也随回风管内积尘量的增大而增大。
(3)风管积尘对通风系统性能的影响
分别对系统1和系统4的风管清洗前后的送风量和回风量进行测试,结果见下图:
可以看出,系统1和系统4风管清洗后的送风量变化不很明显;系统1回风管清洗后的回风量有所增加。说明回风管清洗后对通风系统性能的影响比送风管显著。
(4)盘管积尘对通风系统性能的影响
对系统3、系统4和系统5的盘管进行清洗前后的比较,所测数据见下表。显然清洗后的机组送风量和回风量明显增加,说明盘管积尘对通风系统性能的影响非常显著。
以系统4的空调机组为例来分析空调盘管积尘对盘感阻力的影响。机组由抽取式金属网过滤段、表冷段和风机段组成。机组性能参数为:铭牌风量12000m3/h,盘管尺寸(L*W)1740*720mm,6排,肋片片距为s=2.3mm,肋片厚s1=0.2mm,每排18根铜管,管径d=16mm。盘管前空气温度t1=28℃,盘管后为t2=16℃,由平均温度=22℃得运行黏性系数ν=15.3*10-6m2/s,密度ρ=1.197kg/m3。
空气流动雷诺数:
式中,ν为窄截面处流速。
该盘管表面积尘的平均厚度s2=0.1mm。盘管积尘后,肋片间距s减小,肋片间距度梯度增加,由牛顿黏性定律,黏性应力增加,空气阻力也相应增加。阻力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阻力系数,计算公式为:
D为流动方向肋片长度。
D、d、ρ、ν这些参数在盘管积尘前后不变,盘管的空气流动阻力与空气流动雷诺数的关系为:
窄截面处面积A为:
在风量不变的前提下,计算盘管积尘前后的阻力特性参数归纳为下表:
计算求得盘管积尘后和积尘前空气阻力的比值为:
可见积尘后盘管空气阻力增加了约19%,导致空调机组的风量明显减少,难以达到所要求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
3、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包括空调送风管、回风管以及空调盘管。风管主要是采用机械振打、自动式电动回转刷、空气直吹和清扫机器人等清除表面的附着灰尘,再用吸尘器收集。盘管清洗采用高压水枪加清洗剂的湿法清洗法。
(1)风管清洗对可吸入颗粒浓度的影响
下图是系统3和系统4的风管清洗前后,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测定数据。
可以看出,风管洗后3h,室内可吸入颗粒的浓度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系统3的PM10浓度下降7.9%,系统4的PM10浓度值约下降4%)。另外,风管清洗过程中室内会引起浓度的明显增加。故通常要求风管清洗后系统运行半天,方可投入使用。《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也指出清洗时应隔离作业区,进行保护性覆盖,采用高效过滤真空吸尘设备,保证一定的净化换气次数。所有这些措施对控制清洗过程中出现可吸入颗粒物的峰值都是很有必要的。
(2)风管清洗对室内浮游菌浓度的影响
下图是系统3和系统4的风管清洗对室内含菌量的测试结果。
可以看出,清洗后30min室内浮游菌浓度就已明显下降(下降约30%),清洗后3h室内浮游菌浓度降低到较低水平,下降更为显著(系统3的浮游菌浓度下降达53.9%)。说明风管清洗能明显降低室内浮游菌浓度,有效改善室内微生物环境。
(3)风管清洗对风管内表面积尘的影响
风管清洗主要采用机械刷洗法和接触吸尘法。风管清洗前后的风管内表面积尘的测试结果见下表:
可以看出不同的清洗方法的除尘效果有所不同。系统1采用机械刷洗的方法,对风管底面的除尘效果较好,顶面次之,侧面差。系统4采用接触吸尘法,对风管各表面的清洗效果都较理想,清洗后的积尘量平均下降79.3%。
(4)风管清洗对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浓度的影响
系统3和系统4的清洗采用接触吸尘法,下表是清洗前后风管表面微生物浓度的测试结果:
可以看出,清洗前后风管内表面的微生物含量均有所减少。尤其是系统4的效果更为显著。
(5)盘管清洗对盘管表面微生物浓度的影响
下表是系统3、系统4和系统5的盘管清洗前后的表面含菌量的测定结果:
可以看出,清洗对盘管的表面微生物去除效果非常明显,基本可消除盘管的表面微生物。表明清洗是去除表面微生物的较好方法。